文字MUD游戏论坛-天下泥潭群英会-水泊梁山  

返回   文字MUD游戏论坛-天下泥潭群英会-水泊梁山 > 长安客栈二楼雅座 > 『 聊天灌水区 』

『 聊天灌水区 』 “水”泊梁山,没水怎么行?此乃梁山灌水区。尽管在这里宣泄你的一切。拼命的灌灌灌呀!!。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LinkBack 主题工具 主题评分 显示模式
旧 2003-05-14   #1
高级会员
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kekemi 的头像
 
注册: 02年05月27日
来自: germany
帖子: 4,180
声望力: 64
声望: 20 kekemi 初领妙道
精华:16
现金:363两梁山币
资产:61307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Cool 来查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推荐】

来查查自己的姓氏来源
http://www.mye8.com/club/constellatio/surname.asp


姓张的就不必查了,偶查过了~~
张姓历来人才济济。从战国时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开始,在以后的各朝代中,均有张氏名人登上历史舞台。汉时,张姓名人就已名列前茅。无论是在治政、事功,还是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汉初大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科学家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为“今草”。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张角;三国时的大将张飞、张辽;晋同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唐代诗人张继、张佑、张籍,书法家张旭;宋时诗人张丰。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共财,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家族的廖窍,他只写了一百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事件,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于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贵重的“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彰表。因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荣,开始为“金鉴”为堂号。张姓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首。明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113个县中,其覆盖率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分布遍及全国和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从古到今,张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械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世家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学良的兵抗日、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
姓氏来源
关于张姓的来源,可以从三本文献资料考证。一是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张姓是以字为氏。张氏子孙世代在晋做官,三国分晋后,又为韩效力。张姓的鼻祖是青阳氏第五子挥,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被赐姓张氏而得姓。二是,依袁桷的《张氏宗谱序》记载,张姓源自姬姓,其望郡共有十二个,分别是: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三是,按照《风俗通》上记载,张、王、李、赵,四姓皆为黄帝赐姓。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一带)。《百家姓》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东)。

http://pix.xtr.jp/img/pict_2set/031112.jpg
从陌生到关怀,从新奇到喜爱,从思念到依赖,从疼痛到相爱。从熟悉到伤害,从精彩到苍白,从体谅到责怪,从欢喜到悲哀,从连接到断开,从厮守到分开。
kekemi 当前离线  

旧 2003-05-14   #2
中级会员
级别:13 | 在线时长:492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92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92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92小时 | 升级还需:33小时
 
icuras 的头像
 
注册: 03年05月02日
来自: 梦里
帖子: 1,310
声望力: 35
声望: 10 icuras 闻道则喜
精华:1
现金:30两梁山币
资产:13606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那姓这个的呢, kkm 是否可以帮我查查
'SAMBASIVAN'.

大家一起慢吧!:D
美女 icuras 当前离线  
旧 2003-05-14   #3
高级会员
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级别:25 | 在线时长:1754小时 | 升级还需:1小时
 
kekemi 的头像
 
注册: 02年05月27日
来自: germany
帖子: 4,180
声望力: 64
声望: 20 kekemi 初领妙道
精华:16
现金:363两梁山币
资产:61307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晕~~*pain
kekemi 当前离线  

旧 2003-05-14   #4
高级会员
级别:13 | 在线时长:487小时 | 升级还需:38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87小时 | 升级还需:38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87小时 | 升级还需:38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487小时 | 升级还需:38小时
 
abkl 的头像
 
注册: 02年05月27日
来自: 东西畔
帖子: 1,693
声望力: 39
声望: 20 abkl 初领妙道
精华:3
现金:172300两梁山币
资产:172300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吴姓人才辈出。战国时有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后传兵书《吴子》。秦末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吴广。汉代有辅佐光武帝中兴的大司马吴汉。唐代有“画龙点睛”的名画家吴道子。史学家吴兢。南宋有著名词人吴文英。明代有《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画家吴伟,著《瘟疫论》的医学家吴又可。清代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沃尧(即吴趼人),有诗人吴嘉纪、吴伟业,书画家吴熙载,平西王吴三桂,太平天国将领吴如孝等等。
姓氏来源
史料记载的吴姓主要有四大来源:(1)《通志・氏族略》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即吴国始祖泰伯、仲雍的后代。(2)是颛顼帝的名臣吴权的后裔。(3)出自舜帝有虞氏。(4)出自夏代著名弓箭手吴贺。这其中又以第1支的影响最大。传说泰伯兄弟本该在古公禀父去世后继承王位,但是,他们认为弟弟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有君王之材,就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由季历传给姬昌。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的念头,泰伯、仲雍便逃到偏远的东吴荆蛮地区,断发纹身,与当地人一起生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泰伯来到荆蛮,自号“句吴‘和“攻吴”。荆蛮人被他的义举感动,纷纷前来投靠,有千余家之多。吴国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由此还可知,吴姓与周姓原本是一家。从泰伯开始,传到19世孙寿梦时,开始称王,国势日渐强盛,领土不断扩张,直至浙江嘉湖和安徽等地。古代的吴国即是吴姓的发源地。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中被越王勾践攻灭的吴王夫差,正是泰伯的后裔。吴国当时的属地范围,在今江苏无锡一带,并由此不断向四处延伸,发源于江、浙一带的吴氏,此后很快繁衍到邻近的齐鲁之间,扩散到山东境内,据《元和姓篡》载,凡山东吴姓汉人,大多是寿梦第4子季札的后代。另有一种说法指出舜的妻子被封在虞地,而虞与吴音相近,其子孙因此得姓。(《姓氏急就篇》)如果照这样来说,则吴姓的起源就还要早于周代了。

一个帖子的最佳引人注意的办法原来是把签名弄大哦
abkl 当前离线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添加到书签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主师
不可以回复帖子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论坛启用 v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图标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Trackbacks are 启用
Pingbacks are 启用
Refbacks are 启用


相似的主题
主题 主题作者 论坛 回复 最后发表
【推荐】域 Csheng 『 异度空间 』 6 2005-04-29 16:05
墙【推荐】 spell 『 异度空间 』 3 2004-04-10 11:14
【推荐】 天地相让 『 美食天下 』 0 2004-03-07 17:13
She Bangs~~~ 【推荐】 Fanta 『 音乐、Flash、MTV分享 』 2 2004-02-13 02:01
【推荐】 spell 『 音乐、Flash、MTV分享 』 3 2004-02-02 07:15


所有时间均为格林尼治时间 +9, 现在的时间是 18:33.


Powered by SPLS
版权所有 2001-2023 水泊梁山
皖ICP备05012024号

站长 fengyue

Content Relevant URLs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