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 |
中级会员
![]() ![]() ![]() ![]() ![]() ![]() ![]() ![]() 注册: 05年12月25日
来自: 长安城
帖子: 359
声望力: 0
声望:
9
![]() 现金:105两梁山币
资产:77804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1
获会员感谢数:1 |
回复: 老美介绍金庸作品(转贴)
因此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关于格斗家们的历史,其实是关于内力的发展的历史。正像中国的一句俗语所说:士兵向水一样流动,兵营却是铁做的(疑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误用――译者),对内力的描述贯穿查教授小说的始终。下面我们可以对这一历史做一个简要地回顾。 查教授的最早的小说(原文如此,其实是反映历史年代最早的小说――译者),反映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被孔夫子命名为“春秋”。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但查教授仍然在书中刻意描绘了一只白猿,用以暗示内力自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一直存在。然而从小说中看来,内力发展的高峰是在宋代,结合了来自印度、波斯、东南亚等地的练习方法,成为错综复杂的系统。但到了明代和清代,渐渐地没落了。看来的确如此,因为现在毕竟不知道还有谁以内力著称于世。宋代早期的一个不十分著名的格斗家(游坦之,与大仲马的铁面人类似)便能够掌握少林寺的《易筋经》,而明代的少林寺僧侣领袖却将其视为珍宝,因为起初不愿意用这本经书救人而被认为小气。在清代,可能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以内力著称的人(归心树)被一群远为平庸的格斗家杀死,暗示着内力的衰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