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人玩的MUD不一样,所以其他很多比较针对性的,比如根据怪的受伤程度来判断加力这些就显得没有共通性.再说一个我认为应该可以通用的.接到怪之后如果找不到怪,有可能是因为怪本来就在地图的交接处,当人去找的时候怪走动到别的地图了.这样原来的地图就找不到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找的,我是找不到之后用千里眼确定怪的新的地点,然后重新安装新地点找的.由于有些特别的原因,如果出现id相同,就再比对怪的名字是否一样,呵呵.还有一个是由于有时候几种怪之间的时间间隔太小,如果等打坐满了再接怪就显得浪费了时间,这时候可以根据间隔的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打坐量的大小.如果接下来的怪危险不大,可能打坐的少点.如果是面对比较困难的怪,比如李的第9怪那些.就接到怪之后再根据先前计算好的打坐量打坐满.打坐完后再去找怪打怪.这样可以做到打怪的多,尽可能地用遇怪再停的方式去实现快.省就是之前说的根据怪的受伤程度来调整.好呢就看具体了.不过这个跟各个MUD的具体状况比较相关.所以共通的可能就是找怪模式,问怪模式.打坐模式.至于打怪模式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