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scrap
还下回呢?
我在电视上耐心地跟了几集,都没跟到KKM贴的这回。
下面呢?谜底呢? :d
PUSH KKM
|
re scrap:
“弘皙逆案”与秦可卿身世
到八十回快结束的时候,就写到了乾隆三年的情况。那么三春去后,在乾隆四年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弘皙逆案。
弘皙是废太子胤i的儿子。康熙不但喜欢胤i,也喜欢他这个孙子。弘皙目睹他的父
亲经历了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掉,内心怎么想?他开始隐忍不发,但是到了乾隆四年的时候,三春过后,弘皙就发起了一次对乾隆权力的大冲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弘皙逆案”。乾隆快刀斩乱麻地了结了这个逆案,并且消灭了所有重要档案,现在在清史档案馆里也查不到。
我们在《红楼梦》里发现第四十回,写她们打牙牌,“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里面出现这样一个牌令,比如史湘云说“日月双悬照乾坤”。什么叫“日月双悬”呀?就是有两个政治中心!这本来是李白的诗。《红楼梦》就用了很多这种笔墨来向读者暗示他所写的那个时代,是乾隆元年到三年。曹家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太子这一派,选择太子党。而且乾隆特别伤心在哪里?就是参与弘皙谋反的,不但不服他父亲当皇帝,而且还不服他当皇帝。这里不但有废太子的儿子弘皙,而且参与谋反的竟然有他父亲雍正最信任的几个亲王本人以及他们的子女。居然在皇族里面这些人也认为雍正不是一个正经的“日”,认为弘皙是正经的“月”。这样我们再回想第一回里面,贾雨村忽然吟出的诗句,叫做“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就惊心动魄了。宣告一个紧张的政治形势,这个“月”即将出了。《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日月争斗的大前提下写一个家族的命运。所以说秦可卿这个形象,她的原型实际上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i的一个女儿。或者早年在两家相好的时候,就送到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生出来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名义寄养在曹家。那么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来营造悲剧情节的一个大的气氛,架构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
秦可卿得的是什么病?现在很清楚了,她得的是政治病。张友士是不是太医?张友士是太医。谁的太医?是弘皙的太医。弘皙当时在夺权之前,在乾隆三春之后的第四春,还没登基,就公然设立了内务府七司,就包括太医院。他就是从那儿潜到京城,和家族成员秦可卿取得秘密联系的,所以他说了黑话。他说总是过了春分,就可以看结果。那就是三春过后要看结果,可是没想到三春去后“三春争及初春景”,万没想到,三春过后到了四春就不行了。(CCTV-10《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