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儿糕
瓦儿糕又叫碗糕。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粳米和黄糖。将两种米按比例混
合,淘洗、浸泡,磨成米浆,然后加入糖水和适当的碱,充分搅匀,即可上笼
蒸。
蒸得好的瓦儿糕不硬不糊,颜色黄爽,顶上绽开花,味道爽口,软而不粘,
甜而不腻。
松糕
松糕是将糯米和粳米混合浸泡后磨成浆,拌入黄糖机切成丁的荔浦芋等作配
料蒸制而成。人们常在那拱顶插入红色剪纸花,以示喜气。
松糕一般用作早点,在沿街的小吃摊上能买到。吃时,用刀切成块,用荷叶
包着慢慢品尝。
粽子
粽子是中国较常见的小吃,桂林人对粽子除在节日食用外,平时也用作早
点,其制作也有自己的特色。桂林粽子种类繁多:板栗粽、莲蓉粽、裹蒸粽
……主要以粽子内裹的不同配料来命名,当然其中滋味也各不相同。
另有一种不放配料的粽子,叫凉粽,形状比其他粽子扁,吃时蘸白糖,味道
清爽,甜而不腻。它在米中不放盐和碱,而是放适量的硼砂。
粽子用油炸了吃,又别有一番滋味。
水糍粑
水糍粑是将糯米浸泡后磨成浆,搓成扁圆形的饼,中间包上 豆沙,上笼蒸
熟后,裹上白糖和熟豆粉吃,其味细滑沁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