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馄饨
在上海过客般呆了几年,觉得最能代上海人骄傲的,便是上海的早餐了:蛋饼,烧麦,
南瓜饼,生煎,锅贴,麻球,青团,白团,椰丝球,汤年糕,……而最最具代表性的,
应当是上海小馄饨了。
薄薄的皮,粉红色的肉糜,荡在汤里,像一位位待字闺中的淑女。那汤并不是随随便便
的一碗面汤,而有着虾皮、榨菜,再加上一点点南方特有的葱花……还没有端上桌来的
时候就已经香气四溢了,于我这种嗅觉比较灵敏、味觉比较发达的人,是尤其不能忍受
的。
既有小馄饨,就必有大馄饨,而且大馄饨这两年发展势头还很猛哩,大有绝代君主,一
统天下、再统天下的意思!仅在中山北一路369号那边就有两家很出名的连锁店:"金师
傅"连锁店和"仟村"连锁店。
一进店铺,无论是一顾的新手,还是再顾的回头客,招牌上的品种就会让你想上好一阵
:是吃以前已经吃过的"荠菜鲜肉馄饨"、"香菇全素馄饨",还是尝试一下"芋艿鲜肉馄饨
"抑或"虾仁鲜肉馄饨"?毕竟不是大肚罗汉,什么都能装下。
尽管已经吃过五六回了,知道自己最爱吃的是"板栗鲜肉馄饨"和"芦笋鲜肉馄饨",但每
次叫过后,心里还是有点小疙瘩,会打个小算盘:下次我要吃……
叫好以后,随便拣个位子,坐下,因为桌椅全都很洁净,即便是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
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挑选的。接下来便是等待馄饨出锅了,其实一颗心早就已经
随着大师傅的一双手飞出去了,总是在想象着:这个时候馄饨已经下锅了,已经有一只
馄饨浮上水面了,两只了……而我总是一边揭开桌上的辣椒油罐,一边进行着这个过程
。
终于有待者捧着海碗向我走来,摩拳擦掌两下,才发现碗和碗的颜色和图案都还有些不
同呢!有厚重的红色,深沉的蓝色,还有的是跳脱的绿色。
下去一两只 娴娑且院 ,才会很认真地观察起小店的布置来:"金师傅"里是一色的素白
,碗碟也素素白白,让人怀疑其创始人金宏师傅是赤脚医生转行;"仟村"则四周张贴着
各种复古画,有二三十年代翩翩当行的的影后胡蝶,"哈德门"香烟,"上海牌"胭脂,…
…有一种应有总会有的感觉,让我很容易地想起在《花样年华》里那个总是拎着铁盒出
外吃馄饨的苏丽珍。窃以为,要是在这里双耳能够听上一曲周璇的金嗓子,人生也就了
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