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2013-04-16   #1
linye
高级会员
级别:2 | 在线时长:1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2 | 在线时长:1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
 
linye 的头像
 
注册: 13年04月12日
来自: 傲来国
帖子: 303
声望力: 16
声望: 58 linye 略通道行
现金:92两梁山币
资产:1092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万屏归一 电视节目不再是电视机专属品

有人说,这几年来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电视业正在走下坡路。  在互联网的潮流之下,人们逐渐喜欢在网站或者各 种客户端上收看视频内容。不过看看最近播出的《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等综艺节目,以及《权力的游戏》、《国土安全》、《纸牌屋》等人气剧集,在微 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上都产生了热烈的讨论。这样说来,至少电视节目和剧集仍能获得大量观众的关注和收看,上面的论调不见得能站得住脚。
  当电视业走到了互联网的十字路口,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又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6/3257968_TV_Internet_Title_500.jpg
  1、收看电视节目的途径
   从传统上讲,观众收看电视节目,不外乎就是坐在电视荧屏前,观看电视台制作或者购买外包制作的节目。而多数电视台在排节目表时,一般都将新闻、娱乐、脱 口秀节目安排为每日播放,而剧集、真人秀节目则安排为周播的形式。在这种节目计划下,如果一部连续剧或者真人秀节目中,每一集的情节都有所关联,或者当中 埋下的爆点是在几集之后爆发的,那么除非你是这个节目的铁杆粉丝,否则让普通的观众隔了几周再去回顾以往的剧情,那是相当抓狂的一件事。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由于视频网站提供往期节目的视频内容,观众即使有一两集忘了看,也可以很方便地去回顾。同时,对于新接触节目的观众而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几集连续或反复地观看节目,上面提到在传统电视时代的“延时爆点”限制,在互联网时代变得不复存在。
   以美剧《发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为例,虽然剧集制作精良,也获得多个电视界大奖,但由于当中的内容相对较为生涩、隐晦,喜欢让爆点延时触发,所以即使观众普遍好 评,但因为收视率并不高,在2006年第三季结束后便不获续季。而在收费视频网络Netflix买下这套剧集后,情况则有所改变——线上提供的全套剧集, 让观众可以按自己的习惯进行观看。这样一来,不仅剧集原有的粉丝得以维持,对于不经常“煲剧”的观众而言,以往延续几周的一段剧情和各种爆点,现在只需一 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大大方便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也使剧集咸鱼翻生,人气获得大涨。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6/3257968_TV_Internet_01_500.jpg
  2、衡量电视节目优劣的方式
  以往比较一个电视节目的好坏,是以所谓的“收视率”来进行定性,像尼尔森这样的统计机构,便成为了收视率的“风向标”。
   如果单纯以收视率数据作为评判节目好坏的依据,像《CSI》、《生活大爆炸》、《NCIS》等耳熟能详的剧目都有着很高的收视率,观众数都超过1000 万,但是从IMDB等影评网站的评分来看,分数一般都不高(多在6~8分之间),不少观众认为这类节目的套路和模式需要转变;反过来,诸如《神探夏洛 克》、《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等,虽然制作精良、粉丝众多,IMDB的评分也很高(至少8.5分),不过观众数却不超过500万——这在过去的话, 随时会有被腰斩的命运。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6/3257968_TV_Internet_02_500.jpg
   而现在,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观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观看节目本身,而是在观看过程中作实时互动,节目结束后对整个节目的过程、人物进行评价,以及对 下集节目的预测、剧透等各种互动——在今时今日,一套好节目不仅仅是制作精良、收视率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观众的互动和讨论。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6/3257968_TV_Internet_03_500.jpg
帅哥 linye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