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2013-04-13   #1
lingyer
中级会员
级别:2 | 在线时长:21小时 | 升级还需:9小时级别:2 | 在线时长:21小时 | 升级还需:9小时
 
lingyer 的头像
 
注册: 07年10月15日
来自: 南城客栈
帖子: 72
声望力: 18
声望: 21 lingyer 初领妙道
现金:3两梁山币
资产:183两梁山币
致谢数: 0
获感谢文章数:0
获会员感谢数:0
失意移动互联网 中移动为何变成移不动?

除了关于微信收费之争和飞信重构的新闻,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上还有进一步的举动——近日,中国移动在广州揭牌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并计划将旗下的九大基地逐步从省公司中抽离,组建独立的专业化公司。   在通讯领域上,中国移动确实是老大哥,坐拥超过8亿的用户和三大营运商85%的利润,资本甚为深厚。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上,中国移动却屡屡受挫,从 Ophone操作系统、应用市场(MM),到飞信、移动微博、139社区,再到无线城市这样的本地生活类门户,不是以失败告终就是做不起规模。
  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却屡屡被吐槽为“移不动”?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0/3248979_China_No_Mobile_Title_500_thumb.jpg
臃肿架构让移动尾大难掉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的企业格局为“集团—省公司—地市公司”模式,由于负责研发的各大基地均附属于相应的省级分公司,于是在提出产品、服务项目研发时, 要经过上级分公司的上报、审批、决议、回复等流程,效率非常低下。等到产品、服务项目批复下来,进行研发、并最终推出市场时,其实早已错过了发展的先机。
   以Ophone系统为例,其实它是以我们熟悉的Android为核心,在其基础上进行界面、功能的定制,并附加上不少移动的服务。但是,由于当时 Ophone的研发周期较长,而Android系统的升级频率又较高,当Android早已升级至2.3、乃至4.x时,Ophone内核的 Android版本仍然停留在1.x或者2.1,远远落后于市场的主流,结果自然是为用户所抛弃。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0/3248979_China_No_Mobile_01_500_thumb.jpg
  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省、地市分公司,各自有不同的营运方案和策略,这样分散式的营运在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态度。一旦这些分公司的意见无法取得一致,即使产品再好也难以获得大范围的推广。
  “无线城市”项目在经过广东、厦门的试验后,逐步向全国各地扩张。先不论当时手机上 网门户是否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但每个省每个市在运营上都都各自为政,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门户”,定位也存在着各种差异,虽然是顾及到地方的特点,但在 各自发展的模式下,整个项目却难以形成一种相对统一的服务需求。最终,在一轮轰轰烈烈的推广潮过后,“无线城市”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http://img0.pconline.com.cn/pconline/1304/10/3248979_China_No_Mobile_02_500_thumb.jpg
  庞大、臃肿的体系架构,降低了中国移动对行业方向的敏感度,拉长了决策周期,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使“早起赶晚集”的轮回不断在中国移动身上发生。
帅哥 lingyer 当前离线  
回复时引用此帖